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做志愿者?志愿者自己收获到什么?
关于志愿者动机这方面的研究现在已经非常多了。 一般分两大类「利他」与「利己」。 利他动机主要包括帮助他人的愿望、希望解决问题、改变社会面貌等,而利己动机主要包括与他人交谈的需要、交朋友的需要、感觉被需要的满足感,以及个人能力的施展等。
如果说得更具体一点的话,1998年的时候Clary就提出来一个名为VFI (Volunteer Functions Inventory)的细分框架,可以作参考。VFI包括以下6个维度:
1. 防卫保护 Protective Motives:出于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参加活动。例如: 「不管我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什么困难,志愿者活动都有助于我忘记这些。」 「通过志愿者活动,我感觉自己没那么孤独。」 「我觉得比其他人幸运是一种罪恶,而参加志愿者活动能让我从这种罪恶感中解脱出来。」
2. 价值 Values : 志愿者受帮助他人的人道主义价值观驱使,并以此为途径来传达自己的价值观。例如: 「我只是觉得那些人需要帮助,他们很可怜。」 「我觉得帮助他人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事」
3. 职业发展 Career:志愿者活动可能会提供志愿者一种提升职业前景的可能性。例如: 「志愿者的经历可以让我的简历好看一点。」 「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,我能有更多不同的职业选择。」
4. 社会性 Social: 参加志愿者活动,可以开阔社交界并且加深社交的纽带。例如: 「我的朋友也参加了志愿者活动,因此我一起来了。」 「我很重视的人对于这个活动有很高的评价。」
5. 了解世界 Understanding:志愿者活动也是一种可以得到知识、技术与能力的途经。例如: 「我能从中发现我的长处。」 「我能从中学习到怎么样与不同的人打交道。」 「志愿者活动提供给我一个看世界的不同视角。」
6. 强化提高自我Enhancement:志愿者的身份有助于其提高自尊。例如: 「志愿者的身份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,自己是被需要的。」 「志愿者的经历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。」
从结果主义来看,无论是什么样的动机,其实都并无高低好坏之分。 有学者认为所谓的「利己」就是当前能实实在在看到的利益与回报,而「利他」是那些看不到的益处,但从长远来看的话,其实也是一种利益与回报。毕竟,人都不可能独自生活,而「利他」的动机是使得这个社会更好,作为共同体的一员,当然也会得到回报。
我曾见过许许多多的志愿者,大家都很坦然的表示最终就是图一个「自我满足」,不管是利他或者利己,最后投射到自身的其实也都是主观感受。很多研究也都已经证明了志愿服务行为是一种自我奖赏式的活动,能促进快乐、人生满足和个人福利。
志愿者带给受助方什么?
每个志愿者组织的宗旨都不一样,因此最后的成果当然也不一样。可参考各个组织的报告书。
公益已经越来越热门,成为一个流行了,这真的好吗?
从公民社会论的角度来看,这自然是好的。参与公益不仅有助于个人提升幸福感,也能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与信任。因为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,不同主体之间能对彼此的处境更宽容。
例如我曾参与了很多志愿者活动,大家都是来自不同行业为着同一个目标。在项目的运作中通过交流,就会发现,原来各自对于同一个公共事务都有不同的看法,而这些不同的看法如何协调处理以达到最好的效果,在这个过程,彼此都会更加体谅对方也会更了解到公共项目该如何运作。理性的思考与参与才能得到产出最大化,戾气太重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。(举例,我在1 , 3 , 5 , 7 , ? - 漂流教室 - 知乎专栏 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就是需要各方协调的)。
个别志愿者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,是由于操作手法的不当引起的,并不能够以此就否定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。相反地,因噎废食才最可惜。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之中,人们才能更好的思考,怎样的活动设计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,而不至于产生那些不良的副作用。
|